主页 > 梅毒 >

這不是海鮮過敏,是梅毒!

深圳福祥醫院 在線咨詢

前兩天,一位懷孕 7 個月的准媽媽向我諮詢:“感染了梅毒卻沒治療,會有怎樣的後果?” 聽到這個問題,我的心情頗為沉重,因為梅毒帶來的危害不容小覷。


孕婦感染梅毒,後果不堪設想

孕婦一旦感染梅毒,梅毒螺旋體可通過胎盤傳遞給胎兒,這可能導致極為嚴重的後果,諸如死胎、死產、早產,或是讓胎兒患上先天梅毒。而對於感染梅毒的孕婦自身而言,若未及時接受治療,梅毒會如隱匿的 “殺手”,悄無聲息地侵犯身體的各個重要臟器,包括心臟、神經系統等,由此造成的損傷將伴隨患者一生,嚴重危及患者的身體健康。
為了保障母嬰健康,孕婦在早孕體檢時,務必進行梅毒血清學實驗。一旦確診感染梅毒,應即刻展開治療。一般來說,在妊娠 3 個月內和 7 個月內分別進行 2 個療程的治療,還是有希望生育健康嬰兒的。不過,孕期必須堅持隨訪,產後也要對新生兒進行長達 2 年的隨訪,直至新生兒的 RPR 檢測結果呈陰性。這充分彰顯了備孕和孕期體檢的重要性,嚴格按照醫囑按時檢查,是實現優生優育最基礎的保障。例如,李女士在孕期產檢時發現感染梅毒,及時接受規範治療,最終順利誕下健康寶寶,這便是積極應對帶來的良好結果。

“死灰復燃” 的梅毒,形勢嚴峻

梅毒的傳播歷史已長達四五百年。新中國成立後,黨和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,關閉妓院、對妓女集中治療,並派遣醫療隊前往梅毒高發區開展普查和普治工作。經過近十年的不懈努力,到 1964 年,我國基本消滅了梅毒,這一成果令外媒驚歎,稱之為 “東方的奇跡”。加之青黴素的廣泛應用,梅毒的發病數量大幅減少。
然而,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,梅毒在我國再度 “抬頭”,呈現出死灰復燃之勢。以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科為例,1983 年診斷出八十年代的首例梅毒患者後,梅毒發病率逐年攀升,晚期梅毒和胎傳梅毒的數量也在快速增長。數據顯示,過去幾十年間,我國梅毒發病率以每年 [X]% 的速度遞增。我們必須正視這一現實,不能再固執地認為梅毒離我們很遙遠。實際上,梅毒就 “潛伏” 在我們身邊。但許多人依舊秉持著陳舊觀念,覺得性病僅發生在特殊從業者群體中,抱有這種僥倖心理極其危險。如今,隨著性觀念逐漸開放,愛滋病、梅毒、尖銳濕疣等性病已從特殊群體向普通人群擴散。作為醫生,我在門診中明顯感受到梅毒患者數量的增加。防控梅毒將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任務,需要大家高度重視,積極應對。


別把梅毒疹誤認成海鮮過敏

在門診中,我曾接診過一位 73 歲的男性梅毒患者,當時他由老伴陪同前來。由於有家屬在場,我並未詳細詢問其感染史。據患者描述,大約一個月前,他食用海鮮後,身上開始出現皮疹。隨後他到診所拿了些藥服用,然而皮疹不僅沒有好轉,症狀反而愈發嚴重。此後,他又出現了便秘症狀,前往消化科準備進行腸鏡和胃鏡檢查。術前通過感染五項篩查,發現他感染了梅毒,且 RPR 數值高達 1:128。面診時,我看到患者從手到腳、前胸後背,佈滿了二期梅毒疹。
從病情診斷推測,他的感染行為大概發生在 3 - 6 個月之前。這一案例警示我們,不僅年輕朋友要有性保護意識,老年人有性需求的同時,同樣需要注重自我保護。退休老人獲取這類知識的途徑相對有限,關注也較少。像這位患者,如果不是消化科的術前檢查,很可能就會漏診。一旦病情拖延,就容易發展為三期梅毒、神經梅毒、心血管梅毒,那時危害將極為嚴重。幸運的是,經過檢查,這位大伯並未感染愛滋病等其他傳染性疾病。
在此提醒大家,梅毒目前尚無預防性疫苗,因此預防梅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注意性衛生,潔身自好,杜絕不潔性行為和高危性行為。倘若伴侶身體出現可疑症狀,雙方都應及時前往正規醫院的性病皮膚科就診檢查。

梅毒患者生活注意事項

1. 性伴同步檢查與治療:治療期間,患者的性伴侶也需要接受檢查,若感染梅毒,應一同治療,且治癒後需定期復查。
1. 防止傳染他人:梅毒患者在生活中要格外小心。早期梅毒患者傳染性較強,內褲、毛巾等私人物品應單獨使用,切勿與他人同盆洗浴。
1. 避免無防護性行為:早期梅毒患者應禁止房事,患病兩年以上的患者也應儘量減少性行為。如有必要,需佩戴安全套進行防護。
1. 謹慎對待妊娠:患病期間不宜懷孕。若患者意外妊娠,應儘早進行治療。至於是否保留胎兒,需充分尊重孕婦的意願。
希望通過這篇文章,能讓大家對梅毒有更深入的認識,重視梅毒的預防與治療,保護好自己和他人的健康。
 

免費自助在線掛號

(本網站已加密,絕對保障您的隱私)

您的姓名: *
您的電話: *
留言內容:
免費電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