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福祥醫院 在線咨詢
梅毒作為一種由梅毒螺旋體感染引發的性傳播疾病,在不同階段有著不同表現。張華麗副主任醫師,在梅毒等皮膚性病診療方面經驗豐富,擔任深圳人民醫院皮虐科教授、廣東省醫師協會皮膚科分會委員,以下她為您詳細介紹梅毒一期與二期的相關知識。
一期梅毒
症狀
梅毒一期的典型症狀為硬下疳,通常在感染梅毒螺旋體後 2 - 4 周出現。好發於外生殖器部位,如陰莖冠狀溝、龜頭、大小陰唇、陰蒂等,也可見於肛門、直腸、口唇、乳房等部位。硬下疳起初表現為小紅斑,迅速發展為無痛性炎性硬結,圓形或橢圓形,邊界清晰,直徑 1 - 2cm,觸之有軟骨樣硬度,表面可發生糜爛或淺潰瘍,有少量分泌物,內含大量梅毒螺旋體,傳染性極強。多數患者硬下疳為單發,少數可多發。此外,硬下疳出現 1 - 2 周後,腹股溝或患處附近淋巴結可腫大,常為單側,大小不等,直徑約 1 - 2cm,質地較硬,無疼痛及壓痛,不融合,不破潰,表面皮膚無紅腫熱痛等炎症表現,稱為梅毒橫痃。
診斷
診斷一期梅毒,醫生一般會詳細詢問患者有無不潔性行為史等。結合典型的硬下疳症狀及梅毒血清學試驗進行判斷。常用的血清學試驗包括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(如快速血漿反應素環狀卡片試驗 RPR、甲苯胺紅不加熱血清試驗 TRUST 等)和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(如梅毒螺旋體顆粒凝集試驗 TPPA、螢光螺旋體抗體吸收試驗 FTA - ABS 等)。在硬下疳處取分泌物進行暗視野顯微鏡檢查,若發現梅毒螺旋體,可直接確診。
治療
張華麗副主任醫師指出,一期梅毒的治療相對較為容易,及時治療可達到臨床治癒。首選藥物為青黴素,常用苄星青黴素 240 萬單位,分兩側臀部肌肉注射,每週 1 次,共 2 - 3 次。對青黴素過敏者,可選用頭孢曲松鈉 1g,每日 1 次,肌肉注射或靜脈滴注,連續 10 - 14 天;或口服四環素類(如多西環素 100mg,每日 2 次)、大環內酯類(如阿奇黴素 2g,單次口服)等藥物替代治療,但療效不如青黴素。治療後需定期隨訪,觀察療效,第一年每 3 個月復查一次血清學試驗,第二年每半年復查一次,第三年年底復查一次。
二期梅毒
症狀
二期梅毒一般發生在硬下疳消退後 3 - 4 周,相當於感染後 9 - 12 周。二期梅毒症狀多樣,可累及全身皮膚黏膜及多個系統。
1. 皮膚損害:最常見的是梅毒疹,可表現為斑疹(玫瑰疹)、丘疹、膿皰等多種形態,通常呈對稱性分佈,好發於軀幹、四肢近端,也可累及面部、掌蹠等部位。梅毒疹一般無明顯瘙癢或僅有輕微瘙癢,顏色多樣,如玫瑰紅色、銅紅色等,持續數周或數月可自行消退,不留瘢痕。此外,還可能出現扁平濕疣,多見於肛周、外生殖器等皮膚摩擦和潮濕部位,為多個或成群的扁平丘疹,表面濕潤,內含大量梅毒螺旋體,傳染性強。
2. 黏膜損害:可發生在口腔、咽喉、生殖器黏膜等部位。常見的有黏膜斑,表現為黏膜表面灰白色、圓形或橢圓形斑塊,直徑 0.5 - 1cm,表面糜爛,境界清楚,周圍有紅暈,無明顯疼痛。
3. 其他症狀:患者還可能出現發熱、頭痛、關節痛、肌肉痛、乏力等全身症狀,以及淺表淋巴結腫大,一般為無痛性,可累及頸部、腋窩、腹股溝等多處淋巴結。部分患者還可能出現眼梅毒(如虹膜炎、脈絡膜炎等)、神經梅毒(如無症狀神經梅毒、梅毒性腦膜炎等)、骨梅毒(如骨膜炎、關節炎等)等表現。
診斷
二期梅毒的診斷同樣依靠詳細病史詢問、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。血清學試驗結果在二期梅毒時通常更為明顯,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滴度一般較高,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也呈陽性。此外,在梅毒疹、扁平濕疣、黏膜斑等病變處取組織進行暗視野顯微鏡檢查或病理檢查,可發現梅毒螺旋體或特徵性病理改變,有助於明確診斷。
治療
二期梅毒治療原則與一期梅毒相似,以青黴素治療為主。常用苄星青黴素 240 萬單位,分兩側臀部肌肉注射,每週 1 次,共 3 次。對青黴素過敏者,治療方案與一期梅毒類似。治療後隨訪時間和方法與一期梅毒相同,密切觀察血清學試驗變化及症狀體征改善情況,以評估治療效果。若在隨訪過程中出現血清復發(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滴度升高 4 倍)或症狀復發,需重新進行治療。
(本網站已加密,絕對保障您的隱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