性病检测的種類繁雜,常見的性病检测有淋病、梅毒、尖銳濕疣、愛滋病及衣原體、支原體感染等,每一種性病的檢測專案與結果判斷方式都有所不同。以下詳細介紹常見性病檢測結果的解讀方法。

淋病檢查結果
淋病的診斷主要依靠對尿道或宮頸分泌物的檢測,常用手段為塗片檢查和細菌培養。
·
塗片檢查:在顯微鏡下,若於多形核白細胞內發現革蘭陰性雙球菌,這是淋病感染的重要提示,可初步懷疑淋病。但塗片檢查受多種因素影響,比如樣本採集的品質、患者感染階段等,可能出現假陰性結果。
·
細菌培養:當細菌培養成功分離出淋病奈瑟菌時,即可確診淋病。細菌培養能精准鑒定病原體,是診斷淋病的關鍵依據。在報告中,“陽性” 代表檢測到淋病病原體,“陰性” 則意味著未檢測到該病菌。
梅毒檢查結果
梅毒檢查包含非梅毒螺旋體血清試驗(如 RPR、TRUST)和梅毒螺旋體血清試驗(如 TPPA、TPHA)。
·
非梅毒螺旋體血清試驗:結果以滴度呈現,如 1:2、1:4 等。滴度高低反映病情活動程度,滴度越高,病情越活躍。初篩時若此試驗陽性,需進一步做梅毒螺旋體血清試驗確認。
·
梅毒螺旋體血清試驗:若兩項試驗均為陽性,可確診梅毒;僅非梅毒螺旋體血清試驗陽性,可能是假陽性,需復查;僅梅毒螺旋體血清試驗陽性,表明既往感染過梅毒,可能已治癒或處於潛伏狀態,需結合臨床症狀及其他檢查綜合判斷。
尖銳濕疣檢查結果
針對尖銳濕疣,常用醋酸白試驗和組織病理檢查。
·
醋酸白試驗:在疑似病變部位塗抹醋酸,3 - 5 分鐘後,若局部變白,可能患有尖銳濕疣,但該試驗假陽性率較高,局部炎症等情況也可能導致陽性結果。
·
組織病理檢查:若在顯微鏡下觀察到挖空細胞等典型特徵,可確診尖銳濕疣。報告中 “可見挖空細胞” 是確診依據,“未見異常” 則通常表示未發現病變。
愛滋病檢查結果
愛滋病檢測先進行抗體篩查,常用 ELISA(酶聯免疫吸附試驗)、化學發光法等。
·
抗體篩查:若篩查試驗結果為陽性,不能直接確診,需進行確證試驗(如免疫印跡試驗,WB),因為篩查試驗易出現假陽性。
·
確證試驗:只有確證試驗也為陽性,才能確診愛滋病感染。愛滋病存在窗口期,建議高危行為後 3 個月檢測,此時陰性基本可排除近期感染。
衣原體、支原體檢查結果
衣原體、支原體可引發泌尿生殖道感染。通常採集尿道或宮頸分泌物進行核酸檢測或培養。
·
核酸檢測:若檢測結果為陽性,表明體內存在衣原體或支原體的核酸,提示感染。陰性則一般表示未檢測到病原體,但也可能因採樣不當等出現假陰性。
·
培養檢查:若培養出衣原體或支原體,可確診感染。不過培養耗時較長,且對實驗室條件要求較高。
解讀性病檢測結果專業性強,當發現檢測結果異常時,患者切勿自行判斷,應及時諮詢專業醫生,醫生會綜合臨床症狀、病史及各項檢查數據給出準確診斷與治療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