性傳播疾病(性病)的傳播途徑多樣,對健康危害較大。及時進行性病檢測,對於早期發現、治療疾病以及預防傳播至關重要。以下幾類人群尤其需要關注並進行性病檢測。

有高危性行為者
1. 多性伴侶人群:擁有多個性伴侶的人,感染性病的風險顯著增加。每一個新的性伴侶都可能帶來未知的感染源,性伴侶數量越多,接觸到性病病原體的幾率就越高。例如,在一些社交活動較為開放的群體中,部分人頻繁更換性伴侶,這類人群應定期進行性病檢測,建議每 3 - 6 個月檢測一次,以便及時發現潛在感染。
2. 無保護性行為者:在性行為過程中未使用安全套,是感染性病的重要危險因素。安全套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阻擋性病病原體的傳播,如愛滋病病毒、梅毒螺旋體、淋病奈瑟菌等。若發生過無保護的陰道性交、肛交或口交,無論性伴侶是否有性病症狀,都應在事後儘快進行檢測。一般建議在高危性行為後 4 - 6 周進行初次檢測,若結果為陰性,3 個月後再次復查,以排除感染可能。
3. 與性病患者有過性接觸者:如果明確知曉性伴侶患有性病,即使自身沒有出現明顯症狀,也極有可能已經被感染。例如,伴侶被診斷為尖銳濕疣,那麼另一方應立即進行相關檢測,包括醋酸白試驗、HPV 核酸檢測等,以便早期發現感染並及時治療,防止病情延誤。
特殊職業人群
1. 性工作者:性工作者由於職業特點,頻繁與不同個體發生性接觸,感染性病的風險極高。為了自身健康以及防止疾病傳播給更多人,性工作者應定期接受全面的性病檢測,檢測頻率可根據工作環境和接觸人群的風險程度確定,一般建議每月進行一次常規檢測。
2. 血液透析患者:血液透析患者需要定期通過透析設備進行血液淨化治療,在透析過程中,患者的血液會與透析設備、管路等接觸。若透析設備消毒不徹底,或者在透析中心存在交叉感染的風險,患者就有可能感染血源性傳播的性病,如愛滋病、梅毒等。因此,血液透析患者應定期進行愛滋病、梅毒等相關檢測,一般每 3 - 6 個月檢測一次。
3. 醫護人員:醫護人員在工作中可能會接觸到性病患者的血液、分泌物等。如果在操作過程中發生職業暴露,如被帶有患者血液的針頭刺傷,就有感染性病的風險。一旦發生職業暴露,應立即進行緊急處理,並按照相關流程進行性病檢測和預防用藥。此外,醫護人員在日常工作中也應定期進行健康體檢,包括性病篩查,以保障自身健康。
出現相關症狀者
1. 生殖器部位異常:如果在生殖器部位出現潰瘍、水皰、贅生物、紅斑、瘙癢、疼痛等症狀,可能是感染了性病。例如,生殖器出現無痛性潰瘍,可能是一期梅毒硬下疳的表現;出現群集性水皰,伴有疼痛,可能是生殖器皰疹;出現菜花狀、乳頭狀贅生物,則可能是尖銳濕疣。一旦發現這些症狀,應及時就醫進行性病檢測,以便明確診斷並接受治療。
2. 尿道或陰道分泌物異常:男性若出現尿道分泌物增多、尿道口紅腫、尿痛等症狀,女性若出現陰道分泌物增多、異味、顏色異常、外陰瘙癢等症狀,都可能與性病感染有關。淋病、非淋菌性尿道炎等常見性病,常表現為尿道分泌物異常;而黴菌性陰道炎、滴蟲性陰道炎等雖不屬於傳統性病範疇,但也可通過性傳播,且會出現陰道分泌物異常的症狀。出現這些情況時,應進行相關分泌物檢測,排查性病感染的可能性。
3. 全身症狀:部分性病在病情發展過程中,可能會出現全身症狀。如愛滋病患者在急性期可能出現發熱、咽痛、盜汗、嘔吐、腹瀉、皮疹等症狀;二期梅毒患者可能出現發熱、頭痛、關節痛、扁平濕疣等全身性表現。若出現這些無法用其他常見疾病解釋的全身症狀,且近期有過高危性行為,應高度懷疑性病感染,及時進行相關檢測。
上述人群應重視性病檢測,及時瞭解自身健康狀況。對於其他有疑慮或擔憂的人群,也可諮詢醫生,評估是否需要進行性病檢測。